代送僧官还金山
惯到江心寺,三山想不逾。
隔波诸佛近,濒海一峰孤。
潮落钟声杳,龙归雨气苏。
汲泉通水府,乘月倒□壶。
远树浮空出,危樯骇浪俱。
衲迎新首座,人忆旧臞儒。
载酒时能否,谈诗麈在无。
遥怜汉楂在,此约未应渝。
隔波诸佛近,濒海一峰孤。
潮落钟声杳,龙归雨气苏。
汲泉通水府,乘月倒□壶。
远树浮空出,危樯骇浪俱。
衲迎新首座,人忆旧臞儒。
载酒时能否,谈诗麈在无。
遥怜汉楂在,此约未应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官乘船返回金山寺的旅途景象,充满了禅意与江湖气息。
开头说这位僧官常去江心寺,对金山、焦山、北固山这三座山非常熟悉。隔着江水看佛像仿佛很近,而金山像一座孤峰矗立海边。潮水退去后钟声渐远,雨后龙归大海,空气清新。僧人打水时仿佛能连通水下龙宫,月光下倒酒畅饮(□可能是"金"或"玉"壶)。
远处树木像是浮在空中,高高的船桅与惊涛骇浪相伴。寺里僧众迎接新首座,而人们仍怀念那位清瘦的老儒生。最后诗人感慨:不知还能否一起饮酒论诗?想起当年乘木筏访仙的约定,相信这份情谊永远不会改变。
全诗通过江景、寺庙、龙雨等意象,既写出金山寺的灵秀,也暗含对友人的思念。最动人的是结尾处"载酒谈诗"的文人雅趣,和"汉楂之约"的深厚情谊,让整首送别诗在禅意中透着温暖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