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智者形象,语言生动有趣,充满哲理。
前四句写这位智者的精神境界:他像探索宝藏一样钻研真理("探理窟"),拥有珍贵的智慧典籍("玉检琼书")。他静坐修行时,思想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超三界"),智慧之光能照透最幽深的地方("洞九墟")。这里用"三界""九墟"这些夸张的比喻,突出他精神境界之高远。
后四句用对比手法,通过世俗丑态反衬他的超然:普通人为了五斗米折腰讨好,像舔痔疮求宠的小人一样可笑。而这位智者修行之余写诗自娱,他的新诗比锦绣还要美好。"折腰""舐痔"这两个夸张的比喻,把世俗的卑躬屈膝写得既生动又讽刺。
全诗最妙的是最后两句:这位高人不是整天板着脸的修行者,他也会轻松地"游戏"写诗,而且写得特别美。这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是苦大仇深,而是能在修行中找到乐趣,活得通透自在。
程俱
程俱(1078—1144)北宋官员、诗人。字致道,号北山,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