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梁子嘉书赋长句奉答
家本蓬莱海中住,日出咸池见乡树。
劫灰飞到仙山来,身骑白鼋且西渡。
一枝借住刺桐城,书剑常为闽峤行。
射乌山头吊霸主,狂歌醉舞不胜情。
天公为余添眼福,风送征帆来沪渎。
吴姬一笑终年留,用尽金钱欢未足。
到处流连似贾、胡,不知客路有穷途。
只今已发归欤叹,犹载琴樽泛五湖。
故人梁鸿苦相忆,昨驰尺素问消息。
缄情遥寄一诗筒,夜梦逢君龙伯国。
劫灰飞到仙山来,身骑白鼋且西渡。
一枝借住刺桐城,书剑常为闽峤行。
射乌山头吊霸主,狂歌醉舞不胜情。
天公为余添眼福,风送征帆来沪渎。
吴姬一笑终年留,用尽金钱欢未足。
到处流连似贾、胡,不知客路有穷途。
只今已发归欤叹,犹载琴樽泛五湖。
故人梁鸿苦相忆,昨驰尺素问消息。
缄情遥寄一诗筒,夜梦逢君龙伯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漂泊在外的游子写给家乡故友的回信,用充满奇幻色彩的笔触讲述了自己的浪游生涯和思乡之情。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仙岛出身(前四句)
诗人自称本是蓬莱仙岛的居民,每天看着太阳从咸池升起、望见家乡的树木。但灾劫(劫灰)突然降临仙山,他只能骑着白色大鳖向西逃亡。这里用神话意象暗喻自己原本安逸的生活被打破,被迫离乡漂泊。
2. 闽地游历(中间八句)
- 他暂居在刺桐城(泉州古称),带着书剑在福建山地漫游。
- 在射乌山(福州乌山)凭吊古代霸主,用狂歌醉舞宣泄情绪。
- 后来风向把他送到上海(沪渎),与江南女子相恋散尽钱财。
- 像商人胡贾般四处流连,直到突然意识到"客路终有尽头"。
3. 思乡归心(后六句)
- 如今已生出归乡的叹息,却仍带着琴酒在五湖飘荡。
- 故人梁鸿(借东汉隐士喻友人)苦苦牵挂,寄信询问近况。
- 诗人将情意封存在诗筒中,梦里与友人在龙伯国(海上巨人国)重逢。
诗的精髓:
- 用神话包装现实:把被迫离乡说成"仙山劫灰",把漂泊比作骑神鳖,让艰辛的流浪充满浪漫色彩。
- 矛盾心理的展现:既沉醉于"狂歌醉舞"的放纵,又清醒意识到"客路有穷";既想归乡,又继续泛舟五湖。
- 结尾余味悠长:梦里相见的龙伯国,既呼应开头的蓬莱仙岛,又留下亦真亦幻的想象空间。
全诗像一封用云霞写就的家书,把浪子的豪放与孤独、乡愁与不羁,都化作了海上仙山般的奇幻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