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遗韵

鼙鼓渔阳势若奔,吞声野老下夔门。
青山一带围寒骨,茅屋三椽慰旅魂。
邈矣逸怀飘断垒,至今诗色满江村。
菜花蛱蝶啼鹃泪,为报春风护绿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后一位隐居老人的生活,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痕迹的对比,传递出深沉的家国情怀。

首联"鼙鼓渔阳势若奔,吞声野老下夔门"用战鼓声比喻安史之乱的战火,老人默默离开家园来到夔门(今重庆一带),暗示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

颔联"青山一带围寒骨,茅屋三椽慰旅魂"形成强烈对比:青山环绕着战死者的尸骨,而简陋的茅屋却成了流亡者心灵的慰藉。这里用"寒骨"与"旅魂"的意象,展现战争的残酷与百姓的苦难。

颈联"邈矣逸怀飘断垒,至今诗色满江村"写时光流逝,当年战场的断壁残垣已远去,但诗歌的韵味仍弥漫在江边村落。诗人通过"诗色"这个意象,表达文化传承的力量。

尾联"菜花蛱蝶啼鹃泪,为报春风护绿原"用春日景象作结:油菜花丛中蝴蝶飞舞,杜鹃啼血,仿佛在感谢春风守护着这片绿野。这里"啼鹃泪"暗含哀思,但"春风护绿原"又给人以希望,体现诗人对和平的向往。

全诗通过战乱记忆与和平景象的交织,老人流亡与诗情永存的对比,表达了历史沧桑感和文化传承的永恒价值。诗人用"菜花""蛱蝶"等明快意象冲淡哀伤,最终落脚在"春风护绿原"的生机上,展现出中国诗歌"哀而不伤"的传统美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