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在病榻上的感悟,语言平实却充满哲理。
前四句写诗人卧病太久,不知不觉间窗外的树木已经郁郁葱葱。看着季节变换,突然意识到自己荒废了农事。这里用"庭柯绿已苍"的景物变化,生动表现了时间流逝之快,带出病人对虚度光阴的感慨。
中间两句提到用琴瑟陶冶性情,通过研读庄子列子来参悟人生真谛。这是诗人在病中寻求精神解脱的方式,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修身养性"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心:诗人决定把自己这副"未死骨"清洁干净,托付给医王(指医生)。这句话既坦诚又豁达,既有对生命的珍视,又表现出面对疾病的坦然。特别是"未死骨"这个说法,用自嘲的口吻道出了病人的真实状态,反而显得格外坚强。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一位病中老者在闲谈,但字里行间都是对生命的思考。最可贵的是,诗人在病痛中依然保持着精神追求,这种在困境中不失风骨的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