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竹山①

行到山穷处,山穷兴未穷。
路经溪涧远,桥转石岩通。
天趣登临外,湖光览望中。
先贤纪游迹,到此一心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充满意趣的登山之旅,展现了人与自然交融的快乐。诗人用简单明快的语言,传递出登山者永不满足的探索精神。

开头两句"行到山穷处,山穷兴未穷"很有意思,表面是说走到了山路尽头,但游兴依然不减。这其实是在说:真正的乐趣不在于到达终点,而在于探索的过程。就像我们旅游时,最美的风景往往在路上。

中间四句生动描绘了登山路上的景色:蜿蜒的溪涧小路,转过石岩突然出现的桥梁。诗人站在高处,既感受到大自然的野趣,又能俯瞰湖光山色。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跟着诗人一起爬山。

最后两句提到"先贤纪游迹",说明这座山早有文人墨客到访。诗人来到这里,与古人心意相通。这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表达了"江山代有才人出"的感慨——不同时代的人,都会被同样的美景打动。

整首诗妙在:
1. 用"山穷兴未穷"这样通俗又巧妙的对比,道出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
2. 通过溪涧、石桥、湖光等具体景物,让读者看到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3. 结尾将个人体验与历史传承联系起来,让登山有了更深层的意义

读这首诗,就像跟着诗人完成了一次既赏美景又涤荡心灵的旅行,简单却意味深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