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网山

福清一半海为田,创邑今垂五百年。
伧蛮世革儒风起,西塘生在网山前。
介夫凛凛松筠操,月鱼识解文章到。
黄檗休夸十二峰,乌窠白屿空餐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藻为纪念家乡福清网山而作的怀古诗,用平实的语言展现了福清的地域特色和历史变迁。

前四句像导游介绍家乡:福清这地方一半是填海造田形成的,建县至今已有五百年。从蛮荒之地逐渐开化,儒家文化在此生根发芽,西塘书院比网山更早出现。诗人用"海为田"这个生动比喻,让人直观感受到福清人向海要地的奋斗精神。

中间四句聚焦两位本土名人:王苹(字介夫)像青松般刚正不阿,林亦之(号月鱼)的学问文章令人叹服。这里用"松筠操"形容品格,用"识解文章"赞美才学,就像说某人有"松树般的骨气""学霸级的见解"。

最后两句突然调皮起来:别总夸黄檗山十二峰多壮丽,那些乌窠白屿(指未开发的自然景观)不过是徒有其表。这就像本地人吐槽网红景点,实际在暗赞家乡的人文底蕴比自然风光更值得骄傲。

全诗就像一封写给家乡的情书,既有地理教科书般的清晰(海田比例、建县时间),又有名人堂式的自豪(本地圣贤),最后还带着点"我家乡最好的东西你们还没发现"的小得意。诗人用做菜来比喻:把地理、历史、人物这些食材,用对比、比喻的调料,炒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家乡记忆。

陈藻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