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芝山 其一
弱冠升朝列,册府掌朝玉。
清标洁冰雪,胜抱陶卷轴。
一朝堕尘埃,黾勉亲案牍。
侧身俗吏中,卑栖乖素蓄。
渐萌竞进图,随众更陆陆。
岂忘止足分,所觊脱衔束。
中道逢赏音,拂拭能羽肉。
意气徒倾人,冒进讵为福。
君房自罹宪,安仁竟遭戮。
殉惠迷所守,希荣乃招辱。
乘田与士师,贤圣有遗躅。
如何忽斯义,援上务欲速。
哀哉金玉躬,一误不可赎。
清标洁冰雪,胜抱陶卷轴。
一朝堕尘埃,黾勉亲案牍。
侧身俗吏中,卑栖乖素蓄。
渐萌竞进图,随众更陆陆。
岂忘止足分,所觊脱衔束。
中道逢赏音,拂拭能羽肉。
意气徒倾人,冒进讵为福。
君房自罹宪,安仁竟遭戮。
殉惠迷所守,希荣乃招辱。
乘田与士师,贤圣有遗躅。
如何忽斯义,援上务欲速。
哀哉金玉躬,一误不可赎。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原本清高有才华的年轻人,如何在官场中逐渐迷失自我、最终遭遇悲剧的故事。
前半部分(前12句):
- 主人公20岁就当了官,在皇家图书馆整理典籍,像冰雪一样清高,喜欢读书做学问。
- 后来被调到基层当小官,每天处理繁琐公文,混在一群庸俗的官吏中间,违背了自己最初的志向。
- 渐渐也开始随大流争名夺利,虽然心里知道该适可而止,但总想着摆脱束缚往上爬。
中间部分(13-20句):
- 遇到赏识他的人,让他重新振作起来,但过于张扬的个性反而招来祸患。
- 用历史典故警告:汉朝的君房、晋朝的潘安仁(美男子潘安)都因卷入官场斗争被杀。
- 指出问题根源:为了虚荣放弃原则,最终自取其辱。
结尾部分(最后6句):
- 用孔子典故对比:圣人年轻时也当过小官(管仓库、管畜牧),但坚守本心。
- 痛惜主人公不懂这个道理,急着往上爬,就像珍贵的金玉之身,一旦摔碎就无法挽回。
全诗像一位长辈在叹息:
1. 原本是块好材料,却被环境带偏
2. 提醒官场险恶,虚荣心会害死人
3. 用圣人的例子说明:职位高低不重要,守住本心才重要
4. 最后"哀哉"的叹息特别沉重,就像看见现在的年轻人走错路却劝不回来
诗中"冰雪""金玉"的比喻很形象,历史典故的运用也让说理更有分量,整体读来既有惋惜,又有警世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