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山间小亭中与友人共饮的闲适场景,展现了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隐逸之乐。
首联"小隐前山入,空亭往事忙"点明地点和心境。诗人来到前山的小亭,看着空荡荡的亭子,想起往昔这里的热闹景象。"忙"字用得巧妙,既写往昔的热闹,又反衬现在的清静。
中间两联具体描写饮酒场景。"放泉杯曲水,环坐客流觞"写他们效仿古人曲水流觞的雅趣,把酒杯放在弯曲的溪水中漂流。"雅不寻丝竹,归宜釂酒浆"说他们不追求丝竹管弦的奢华娱乐,只爱简单饮酒的乐趣。"釂"是干杯的意思,显得豪爽自在。
最后两句"山阴莫专美,更数水云乡"是点睛之笔。诗人说不要只赞美山阴(王羲之兰亭所在),这里的水云之乡同样值得称道。既表达了对隐居地的喜爱,又暗含与古人比肩的自信。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饮酒这一日常活动,展现了隐士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态度。诗人不追求奢华享乐,而是在简单的水酒、自然的山水间找到真正的快乐,这种生活哲学对现代人也有启发意义。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