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莫是西湖

莫是西湖,分一派、残波剩碧。闲问著、莺仙丹事,老榕知得。荇水带长鸥踏损,柳风絮暖鱼吞入。只前山、依旧汉时青,晴还湿。亭疏好,何消密。花少好,无多植。听黄鹂三请,要诗翁出。消渴泉斟寒玉液,留题石剥苍苔色。叹而今、翻羡□南春,乾坤窄。

现代解析

这首《满江红·莫是西湖》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褪去繁华的西湖,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时光的深刻感悟。

上阕开篇就引人思考:眼前这一汪水真的是西湖吗?它只剩下一脉残波和零星的碧色。作者像闲谈般向老榕树打听西湖曾经的仙鹤传说,用拟人手法让老榕树成为历史见证者。水面上荇菜缠绕,鸥鸟掠过时碰碎了倒影;暖风中柳絮飘落,被鱼儿误当作食物吞下——这些细节让画面活了起来。最后用"汉时青"点出青山亘古不变,与眼前变化的湖水形成对比。

下阕转向人生感悟。亭子疏落反而更显风致,花不必种太多才有韵味,体现了中国文人"少即是多"的审美观。黄鹂鸟的鸣叫像是在邀请诗人赋诗,诗人用寒泉解渴、在苍苔斑驳的石壁上题诗,这些场景充满文人雅趣。结尾突然转折:如今反倒羡慕起南方永恒的春天,感叹天地虽大却让人感到逼仄,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然永恒的向往。

全词最妙处在于:明明写的是西湖残景,却通过榕树记忆、鱼吞柳絮等鲜活动作,让衰败的景色焕发生机。最后一句"乾坤窄"的感慨,把个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升华成对人生局限的普遍思考,让读者在欣赏美景之余,也能感受到深层的生命哲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