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袁伯长归浙东二首 其二

鸡鸣戒仆御,具食起就涂。
仅取资给周,岂谓车骑都。
行过青齐野,忍见人逃逋。
翁姑累带索,跟胫无完肤。
即欲与盘餐,但可饱一夫。
迟迟去国旌,能得不疾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别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袁伯长归乡的复杂情感。让我们逐句分析:

1. 鸡鸣戒仆御,具食起就涂。 鸡叫头遍了,诗人就叫醒仆人们,准备早饭,然后出发上路。这里表现出诗人的急切心情,天刚亮就要出发。

2. 仅取资给周,岂谓车骑都。 只是为了日常的开支,没想到会骑着马车出行。诗人在暗示这次出行的初衷并不广大,只是为了日常所需。

3. 行过青齐野,忍见人逃逋。 一路上经过青州和齐州的田野,诗人不忍心看到人们逃亡、流离失所。这里流露出诗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和同情。

4. 翁姑累带索,跟胫无完肤。 老人们挣扎在贫困中,衣衫褴褛,腿脚也伤痕累累。这里直接描绘了老人们的悲惨状况,增加了整首诗的情感深度。

5. 即欲与盘餐,但可饱一夫。 即使想分些食物给他们,也只能让一个人吃饱。这里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无奈与悲伤。

6. 迟迟去国旌,能得不疾驱。 前行的道路虽然缓慢,但诗人必须加快速度,不能耽误时间。这里既有对国家和人民的牵挂,也有对时间紧迫感的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引,通过描绘沿途所见,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朋友归乡的深情厚意。诗中既有对社会不公的揭露,也有对朋友的关切,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情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