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郭醉吟归宣城

潞河酤酒趁斜曛,柳暗花明两岸分。万里人归燕市月,千峰杖入敬亭云。

老谙世事都鸥迹,间启柴门到鹤群。不厌芜田还种豆,南山歌胜北山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归乡的温馨画面,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前两句写送别场景:在夕阳斜照的潞河边买酒饯行,两岸柳荫浓密、野花明艳。用"柳暗花明"这个常见成语,既写实景又暗含对友人前程的祝福。

中间四句写友人归乡后的生活:友人将带着京城(燕市)的月光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乡,拄着竹杖走进敬亭山的云霞中。老人看透世事像鸥鸟般自在,闲暇时开门就能与鹤为伴。这里用"鸥迹""鹤群"展现隐士生活的闲适高雅。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叹:不嫌弃荒田还要亲自种豆,觉得南山的田园牧歌比北山的官场文章更有滋味。通过"种豆"这个具体农事和"南山""北山"的对比,突出返璞归真的生活乐趣。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话家常。通过酒、柳、月、云、鸥、鹤、豆田等朴素意象,传递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让读者感受到脱离官场纷扰、回归自然的宁静美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