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答家兄

留滞周南客,相思暮草馀。
梦来乘夜月,诗好代家书。
父有千秋业,儿惭两地居。
何时耦耕罢,商略注虫鱼。

现代解析

这首诗《三答家兄》是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写给兄长的家信式作品,字里行间充满思念与抱负的交织。

前两句"留滞周南客,相思暮草馀"直接点明处境:诗人像古代周南地区的游子般滞留他乡,黄昏时看着野草都会想起家人。"暮草"这个意象特别生动,既交代时间,又暗示思念如野草般蔓延。

中间四句情感更丰富:"梦来乘夜月"说梦里乘着月光回家,可见思乡之切;"诗好代家书"表明写诗不仅为文学,更是给家人报平安的特殊家书。"父有千秋业,儿惭两地居"这两句最有层次——既自豪父亲的事业能流传千古,又愧疚自己不能陪伴左右,展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光宗耀祖"与"承欢膝下"的矛盾。

最后两句"何时耦耕罢,商略注虫鱼"用朴实愿望作结:盼望着有天能结束漂泊,和兄长一起耕田读书。"耦耕"是并肩耕作,"注虫鱼"指研究典籍,这两个日常画面承载着对团聚生活的向往。

全诗妙在把深沉情感融入生活细节:月光、野草、家书、耕田这些寻常事物,在思念滤镜下都变得动人。诗人没有直接哭诉乡愁,而是通过"代家书""惭两地"等含蓄表达,让读者更能体会那种克制中的深情。末尾的田园想象,既是对现实的暂时逃避,也透露出中国传统文人"耕读传家"的理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