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时隔十八年重返文华殿面见皇帝的场景,充满了对皇恩浩荡的感激和对朝廷威严的敬畏。
首联"十八年前滥若工,重来亲见泰交风"用对比手法,回忆过去自己能力不足却侥幸为官,如今重见朝廷太平盛世的景象。"滥若工"是自谦之词,暗示当年能力有限却得到机会。
颔联"明廷果是俞兼咈,介性何知迎与逢"继续自谦,说朝廷明察秋毫(能分辨忠奸),而自己性格耿直不懂逢迎。"俞兼咈"指皇帝能同时听取赞成和反对的意见,体现明君风范。
颈联"凤语琳琅天吐白,龙颜晬穆日含红"用华丽比喻:皇帝的话语如凤凰鸣叫般珍贵("琳琅"指美玉),天色都为之明亮;皇帝面容如龙般威严庄重("晬穆"),又像朝阳般和煦。这两句生动展现了面圣时的震撼体验。
尾联"此行不减桓荣宠,子子孙□咏帝功"用东汉桓荣受汉明帝礼遇的典故,表达这次面圣的荣耀堪比古代名臣,并希望子孙后代都能铭记皇恩。缺字处可能是"孙"字,形成"子子孙孙"的叠用。
全诗通过个人经历折射出对明君治世的赞颂,既有面见天子的激动,又有对皇权威严的敬畏,更暗含忠君报国的政治表态。诗人用凤凰、龙、日光等意象烘托皇权威仪,用历史典故彰显当下荣耀,展现了典型的宫廷应制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