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显重修宝梵院

身浮沤□草头露,实见卓立中流柱。
世纲走逃如脱兔,菩提了了无他路。
迷人捐躯大火聚,自灼自焚甘自苦。
诸佛菩萨慈悯故,教以一舍无复取。
显公超然知落处,功德销磨赀万数。
一箪一钵朝昏度,佛事日富贫非虑。
如是降心如是住,哎哕自蓄与虫蠹。
风清松竹相尔汝,谁其嗣之需一悟。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释宗显的和尚重修宝梵院的故事,用简单的生活比喻讲透了修行道理。

前四句说世人像浮沫草露般虚妄,而释宗显像中流砥柱一样坚定。世人像受惊的兔子般在欲望中逃窜,却不知觉悟之路其实很简单——就像诗里说的"菩提了了无他路"。

中间六句用"飞蛾扑火"的比喻,说糊涂人为了欲望拼命折腾自己,就像扑进火堆的虫子。佛菩萨慈悲,教人学会"放下"。释宗显明白这个道理,花再多钱财建庙也不执着,每天一饭一钵就满足。

后六句描写他的修行生活:虽然物质贫穷但精神富足,像竹子清风一样自在。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谁能继承这种境界?需要你自己来领悟。

全诗最妙的是用"飞蛾扑火"比喻世人追名逐利,用"一箪一钵"展现知足常乐,把深奥的佛理说得像日常见闻一样亲切。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不在奢华庙宇,而在简单生活中保持清明的心。

陈祖仁

陈祖仁,孝宗淳熙间为潼川府观察推官。事见清道光《蓬溪县志》卷一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