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朱蕴山

风月谁为主,山河壮客心。
春随巴水出,秋傍桂江吟。
浩唱归黄鹤,覃思倚碧林。
遥知松菊茂,愿托白云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同时展现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向往自由的心境。

首联"风月谁为主,山河壮客心"以问句开篇,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风月"指美好的自然景色,"谁为主"暗示这些美景并非属于任何人,而是大自然的馈赠。"山河壮客心"则说明壮丽的山河让旅居他乡的游子也感到振奋。

中间两联通过四季变换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春随巴水出"写春天沿着巴水(长江支流)而来,"秋傍桂江吟"则描绘秋天在桂江边吟诗的场景。这两句既点明了时间流转,又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

"浩唱归黄鹤,覃思倚碧林"进一步描写诗人的闲适生活:可以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乘黄鹤高歌,也可以倚靠在青翠的树林中沉思。这里用"黄鹤"的典故,暗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尾联"遥知松菊茂,愿托白云岑"是诗人对友人的寄语:虽然相隔遥远,但知道友人居住的地方松菊茂盛(象征高洁品格),自己也希望能隐居在那白云缭绕的山间。这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流露出归隐山林的愿望。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对四季风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由的心境,同时也饱含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诗中"黄鹤""松菊""白云"等意象都富有传统文化内涵,但表达得通俗易懂,让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寄情山水的高雅情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