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及注释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怀丝:双关语,谐“怀思”。
何惜微躯(qū)尽,缠(chán)绵自有时。
微躯尽:身死。蚕吐丝后即化为蛹。此借喻为了爱情不惜生命。缠绵:双关语。以蚕丝的“缠绵”喻爱情的“缠绵”。
注释
怀丝:双关语,谐“怀思”。微躯尽:身死。蚕吐丝后即化为蛹。此借喻为了爱情不惜生命。
缠绵:双关语。以蚕丝的“缠绵”喻爱情的“缠绵”。
赏析
本篇是一位女子一往情深的爱情表白。她以春蚕自喻,以蚕丝比喻情丝。她像春蚕吐丝一样,把日夜萦绕在心上的那一缕绵长的情思编织成一个温柔甜美的小天地。她不惜为此情奉献一切,因为她心中怀着执着的愿望:“缠绵自有时。”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即本于此。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春蚕吐丝为喻,道出了执着奉献的人生哲理。
前两句"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用拟人手法,说春蚕仿佛忘记了自己会老去,日夜不停地吐着丝。这里的"怀丝"既是实指蚕吐丝,也暗喻人怀着某种执念或理想。
后两句"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是诗眼:蚕不在乎自己小小的身躯终将耗尽,因为它知道终会吐出缠绵不断的丝线。诗人通过蚕的生命历程,赞美了为理想全心投入、不计代价的精神。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这种"明知结局仍全力以赴"的悲壮感。就像春蚕明知吐完丝就会死去,仍坚持吐到最后一刻。诗人用20个字就勾勒出一个奉献者的形象,让人联想到现实中那些默默耕耘、不计得失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