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对镜梳妆的细腻场景,充满生活情趣和唯美意境。
前两句写铜镜的精致——用扬州深井特产的青铜制成,擦拭后像冰面一样光洁冷冽,暗示女子对妆容的讲究。中间四句生动刻画梳妆过程:女子纤细的手指揉搓着胭脂(红玉),动作轻巧得连嫦娥都忍不住来作伴;她屏住呼吸怕弄花妆容("樱唇敛气"),反复调试脂粉的浓淡。这些细节既展现女子的认真,又透出娇憨可爱。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梳妆完毕,女子像一对鸾鸟般翩然出门,身后飘落的桃花仿佛一场红雨。这里用"双鸾"暗喻女子成双的倩影,用"红雨"呼应她留下的胭脂香气,把寻常的梳妆场景升华成充满诗意的画面。
全诗像一组电影特写镜头,从铜镜、手指到胭脂、落花,通过器物和动作的层层烘托,让读者仿佛看见一位顾盼生姿的佳人,闻到闺阁中的脂粉馨香。最妙的是始终不直接描写女子容貌,却让人通过她使用的物品和留下的痕迹,在想象中完成对美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