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恒听雨篷

江南雨多春漠漠,蘧篨中宽可淹泊。
坐听萧瑟复瑶琤,若在洞庭张广乐。
木兰之楫青翰舟,斜风细雨不须忧。
笔床茶灶便终日,知我独有沧浪鸥。
廿年携书去乡国,芜城草深归未得。
援琴时作《广陵散》,鱼龙出听天吴泣。
江湖适意无前期,身如行云随所之。
平山堂上看春色,还忆江南听雨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江南游子在雨中独处的闲适与乡愁,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动人。

开头四句写江南春雨连绵的朦胧景象。诗人坐在宽敞的茅草棚里听雨,雨声时而沙沙作响,时而叮咚如玉,让他仿佛置身洞庭湖畔聆听仙乐。这里用声音勾起联想,把平凡的雨声写得充满诗意。

中间八句展现诗人的日常生活。他乘着小船在斜风细雨中漫游,随身带着笔墨和茶具整日消遣,只有水鸟懂得他的闲适心境。但笔锋一转,提到自己离家二十年未能归去,只能弹奏古曲排遣寂寞,连水神都为之动容。这里形成鲜明对比:表面潇洒的生活下,藏着深深的思乡之情。

最后四句表达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诗人说自己像浮云般漂泊不定,此刻在平山堂赏春,却又想起江南听雨的时光。这种时空交错的写法,巧妙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魂牵梦萦。

全诗最动人的是两种情绪的融合:既有"斜风细雨不须忧"的洒脱,又有"芜城草深归未得"的惆怅。诗人用雨声、琴声、茶香这些日常细节,把复杂的羁旅情怀写得真切可感,让读者看到古代文人既有寄情山水的雅兴,也难掩心底的乡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