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夜坐吟

萦尘罢舞。
弄线缕睡迟,春窗疑曙。
露井夜寒,乱落桃花如红雨。
横波啼染蛟龙杼。
寄遥怨、羁雌残树。
玉颜争月,随君照转,镜花休蠹。
知否。
蟾蜍漏促,探芳径、暗引浅莎微步。
怕近翠帘,一尺春风,银钩阻。
屏山幽梦盘蛇路。
唤孤凤、行烟来去。
病容扶起犀帷,刺桐又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女子深夜独坐、孤独思念的细腻情感,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解读:

上阕:孤独的夜晚 开篇写女子停下舞蹈("萦尘罢舞"),百无聊赖地摆弄丝线迟迟不睡,春夜的窗户透出微光,让她误以为天快亮了("春窗疑曙")。这里用"误认天亮"的细节,暗示她彻夜难眠。 接着镜头转到庭院:寒夜中的井边,桃花被风吹落如红色雨点("乱落桃花如红雨")。这个画面既美丽又凄凉,暗喻女子青春消逝。她流泪染湿了织机上的蛟龙图案("横波啼染蛟龙杼"),把思念寄托给远方树上孤独的雌鸟("羁雌残树")。 最后三句很浪漫:她美丽的容颜与月亮争辉("玉颜争月"),想象月光像镜子一样随恋人转动,希望镜中花影永不褪色("镜花休蠹")。这里"镜花"象征易逝的美好。

下阕:阻隔的思念 女子自问:你知道吗?时间像漏壶里的蟾蜍一样飞快流逝("蟾蜍漏促")。她悄悄走向花园小径("探芳径"),轻踏草丛("浅莎微步"),却不敢靠近翠绿的门帘——明明只有一尺远的春风,却被银帘钩阻隔("一尺春风,银钩阻"),这个细节生动表现了近在咫尺却难以相见的痛苦。 屏风上的山景图案让她做起幽梦,梦里道路如蛇般蜿蜒("盘蛇路")。她呼唤孤独的凤凰("唤孤凤"),幻想它能穿越云雾传递思念。 结尾回到现实:抱病的她勉强撑起帷帐("病容扶起犀帷"),看见窗外刺桐树又开花了("刺桐又乳")。"又"字暗示这样的思念已循环多次,花开更衬托出她的憔悴。

全词精髓: 1. 双重孤独:通过"羁雌残树""孤凤"等意象,把女子的孤独与自然界孤独事物相互映照 2. 空间阻隔:"一尺春风"被阻、屏风上的"盘蛇路",强调现实距离虽短却难以跨越 3. 时间循环:从夜坐到黎明,从花落到花开,突显思念的周而复始 4. 矛盾美感:把眼泪与蛟龙纹、病容与鲜花并置,形成凄美张力

最打动人心的其实是那些生活化细节:误把窗光当曙光、数着更漏走路时怕踩响草丛、对着门帘犹豫不前...这些现代人依然能共鸣的微妙心理,让八百年前的夜晚依然鲜活。

蒋春霖

蒋春霖(1818~1868)晚清词人。字鹿潭,江苏江阴人,后居扬州。咸丰中曾官两淮盐大使,遭罢官。一生潦倒,后因情事投水自杀(一说仰药死)。早年工诗,中年一意于词,与纳兰性德、项鸿祚有清代三大词人之称,所作《水云楼词》以身遭咸丰间兵事,特多感伤之音,诗作传世仅数十首,称《水云楼賸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