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谷人亡后,沙场日暖时(草)。

现代解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句,但通过对比手法传递出深刻的世事无常之感。

第一句"金谷人亡后"暗用西晋石崇在金谷园宴客的典故,当年极尽奢华的园林,如今只剩荒芜。第二句"沙场日暖时"突然转到阳光普照的战场,温暖的日光与残酷的战场形成矛盾组合。

诗人用"金谷"和"沙场"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通过"人亡"与"日暖"的对照,揭示出繁华终将消散,而自然永恒不变的哲理。春日暖阳依旧,但人间盛衰更替,这种时空交错的手法让短小的诗句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沧桑感。

最妙的是句末的"(草)",像是随手补记的景物,又像是金谷园废墟上自然生长的野草,用最朴素的意象完成对世事变迁的终极注解——再辉煌的过往,最终都敌不过时间的侵蚀,归于平凡。

释与咸

释与咸(?~一一六三),字虚中,别号泽山叟,俗姓张,黄岩(今属浙江)人。住上天竺,持戒修身,时称第一。然以净土为归,后迁赤城。孝宗隆兴元年圆寂。著有《菩萨戒疏》。《补续高僧传》卷三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