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林映日疏,野草经寒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傍晚的宁静画面,用极简的笔触传递出萧瑟中的温暖感。

前句"平林映日疏"像用淡墨勾出的速写:夕阳斜照下,平坦的树林被镀上金光,光秃的枝桠在光线中显得疏朗有致。一个"疏"字既写实又传神,让人仿佛看见阳光从枝杈间隙漏下的样子。

后句"野草经寒短"则把视线拉近到地面:经历霜寒的野草枯黄蜷缩,显得比往常短小。这里"短"字用得巧妙,不说"枯"而说"短",既符合冬季植物的真实形态,又暗含生命力的顽强——草虽被寒风压低,但根系仍在土中蛰伏。

两句话形成巧妙的冷暖对比:夕阳的暖色与冬寒的冷意,高处的疏朗与低处的蜷缩,共同构成冬日特有的静谧美感。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透过对光影和植物的细腻观察,自然流露出对季节更替的敏锐感知,让读者在简练的画面中感受到冬日的苍劲与来年春天的希望。

薛绍彭

河中万泉人,字道祖,号翠微居士。薛向子。哲宗元祐元年官承事郎、监上清太平宫。历少府监丞,累官秘阁修撰、知梓潼路漕。工书,擅行、正、草诸体,取法晋唐,格度严谨,自成一家。与米芾为书画友,书法并称“米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