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的是作者对台湾被割让的悲愤与无奈。
第一句"太息屏藩地"用叹息开头,直接点出台湾这个原本保护祖国的屏障之地。第二句"而同瓯脱兮"用比喻手法,说台湾像被割让的边远荒地一样被抛弃,充满痛惜。
后两句转向现实困境:"吾民虽义愤"说百姓虽然满腔义愤,但"无那力难支"——可惜力量薄弱难以支撑。这里用"无那"这个口语化的表达,强化了无力回天的遗憾。
全诗短短四句,既有对国土沦丧的痛心,又清醒认识到当时的国力不济。这种既愤怒又无奈的真实情感,让读者能深切感受到那个屈辱年代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与现实困境。诗中"屏藩""瓯脱"等典故的运用,既保持了文人诗的气质,又通过直白的语言让情感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