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宴

日斜宾馆晚,春轻麦候初。
檐暄巢幕燕,池跃戏莲鱼。
石声随流响,桐影傍岩疏。
谁能千里外,独寄八行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傍晚的闲适画面,用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传递出宁静悠远的情感。

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夕阳西下的宾馆,春意渐浓的麦收时节。这里没有直接写人,但通过"宾馆"暗示了旅人的存在。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动的画面展现春日生机:
1. 屋檐下温暖的燕子窝,燕子忙着筑巢
2.池塘里鱼儿在莲叶间欢快跳跃
3.溪水冲刷石头发出的清脆声响
4.梧桐树的影子稀疏地映在岩石上

这些画面有声音(水声)、有动态(鱼跃)、有光影(树影),共同构成多感官的春日体验。诗人观察细腻,用"暄"字写屋檐的温暖,"戏"字写鱼儿的欢快,都很传神。

最后两句突然转折,从眼前美景联想到远方:谁能隔着千里之遥,独自寄来一封家书呢?这里透露出淡淡的思乡之情。前六句越写景致美好,越反衬出游子的孤独。

全诗妙在"以乐景写哀情",表面是闲适的春景,内里是含蓄的乡愁。诗人把情感藏在景物之后,让读者自己体会那种"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语言清新自然,就像在跟读者聊天一样娓娓道来,却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