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竿木随身,逢场吾辈原应尔。
有涯生遣靠无聊,焚砚君苗未。
勿笑雕虫小技,计衣冠、何非游戏。
功名屠狗,扪虱经纶(古人有参差对法。),遭逢交臂。
傀儡牵丝,幕中啼笑欺人事。
扶轮负轭仗长材,引重同蝼蚁(凡演狗虱戏者,必教其拉车。)。
百步贤无彼此,取题材、依然故纸。
儒冠同误,既虱人间,又垂狐尾。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用幽默自嘲的方式,道出了古代文人生活中的无奈与智慧。

上阕开篇就用"竿木随身"比喻文人随身携带的笔墨工具,说我们这些人不过是带着吃饭家伙到处混口饭吃。"焚砚君苗未"用夸张说法:干脆把砚台烧了算了,暗示文人创作有时只是消磨时间。但作者马上转折:别看写诗是小本事,其实当官做大事又何尝不是一场游戏?用"功名屠狗"(功名像杀狗的勾当)、"扪虱经纶"(一边抓虱子一边谈论治国)这种搞笑对比,说明人生际遇都是偶然。

下阕用"傀儡牵丝"比喻人像木偶被命运操控,职场中的喜怒哀乐都是假戏。"扶轮负轭"说有能力的人像牛马一样辛苦劳作,却和蝼蚁没什么区别。最后点明主题:读书人既戴着文人帽子(儒冠),身上长着虱子(生活窘迫),还像狐狸一样拖着尾巴(保持文人姿态),活得像滑稽戏里的角色。

全词妙在把严肃的人生困境写成荒诞剧,用"狗虱拉车"这种搞笑画面来解构功名利禄。既说出了文人清贫自嘲的生存智慧,又暗含对现实社会的讽刺——大家不过都是命运剧本里的小丑演员罢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