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常老住疏山

师住疏山祇树园,卧看云雾起江村。百年鼎鼎春风转,一钵垂垂老眼昏。

古殿扑空参铁凤,夜潭翻月落金盘。何时系缆西风下,松柏阴阴独扣门。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人隐居山林的悠然生活,同时透露出对岁月流逝的淡淡感伤。

开篇两句直接点题:老和尚住在疏山的寺庙里,躺着就能看见江边村庄升起的云雾。简单两笔就勾勒出与世隔绝的山水禅境,云雾既是实景,也暗喻超脱尘世的心境。

中间四句形成巧妙对比:前两句写时光飞逝,鼎鼎(旺盛)的春风年复一年吹过,老僧的食钵(钵垂垂)和眼睛却逐渐衰朽;后两句突然转入宏伟景象——古庙的铁凤装饰仿佛要冲天而去,月影在夜潭中碎成金色圆盘。这种衰老与永恒的碰撞,让人感受到在时间面前的渺小。

结尾两句最有意境:诗人想象着某天乘船而来,在西风中系缆停泊,独自叩响松柏掩映的寺门。这个开放式结尾把读者带入画面,松柏的阴凉、叩门的回声都令人神往,既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又留下无限想象空间。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云雾村庄切换到铁凤古殿,最后定格在月光下的寺门,在宁静中藏着对生命、时光的深刻感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慢生活"的美——躺着看云、静听松声,这种简单纯粹,恰恰是忙碌现代人最缺失的。

游九功

建宁建阳人,字勉之,一字禹成,号受斋先生。游九言弟。以荫补官。累除兵部郎官,出知泉州。理宗端平初,召为司农少卿,论沿边夫役之弊。兼枢密副都承旨,知庆元府,以循吏称。入权刑部侍郎,奉祠。清慎廉恪,与九言自为师友。卒年八十一。谥文清,或作庄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