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冯介溪閒居韵

竹屋松窗杳霭间,林猿沙鸟共溪山。
种花长占青春好,读易堪消白昼閒。
隐处云泉思共酌,梦中烟树正相关。
他年容我狂吟否,独立斜阳拄杖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士山居的闲适画面,充满了自然之趣和超脱情怀。

开篇用"竹屋松窗"勾勒出清雅的居住环境,山林雾气中隐约可见猿猴嬉戏、水鸟飞翔,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这里没有具体写人,却让人感受到主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

中间两联展现了隐士的日常生活:种花赏花可以长久享受春天的美好,研读《易经》能消磨白天的闲暇时光。透过"云泉""烟树"的意象,我们能体会到诗人向往与朋友共饮山泉、在梦中神游山水的洒脱。

最后两句特别动人:诗人想象自己年老时拄着斑驳的拐杖,在夕阳下独自吟诗的场景。"狂吟"二字既透着文人傲骨,又暗含岁月沧桑。"斜阳""斑杖"的意象组合,把对自由晚年的期待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巧妙融合。

全诗妙在不用一个"闲"字,却处处透着闲适;不提"隐"字,却句句都是隐逸之乐。诗人把抽象的生活理想,化作可感可触的松窗、山鸟、花树、云泉,让读者仿佛亲眼看到那个远离尘嚣、与天地为伴的隐士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