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讽刺了袁世凯称帝的闹剧,用典巧妙、情感愤慨。
前两句"龙血玄黄遍五洲,筹安无地泪横流"描绘了当时世界的动荡局势("龙血玄黄"典出《易经》,象征战乱),而袁世凯组织的"筹安会"鼓吹帝制,却让百姓无处安身只能流泪。这里用"无地"二字,既指百姓流离失所,也暗讽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
后两句"空馀劝进徐陵笔,谓王湘绮也。一表流传万古愁"更辛辣:王闿运(号湘绮)曾为袁世凯写劝进表,诗人把他比作南朝帮陈霸先篡位的徐陵。这些劝进文章看似风光,实则只会留下千古骂名。"万古愁"三字,既笑这些文人遗臭万年,也叹他们沦为历史笑柄。
全诗最妙的是把严肃的历史事件写成讽刺剧:袁世凯像蹩脚演员般强行称帝,文人如小丑般写劝进表,最终都在历史审判台上原形毕露。诗人用"泪横流"与"万古愁"形成强烈对比,暗示逆时代潮流者,再风光的表演也终成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