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庸开平书事次韵四首 其三

的的新愁涨碧波,可堪跋马上危坡。
明知风伯秋当路,更候天孙夜渡河。
沙碛共传歌《敕勒》,阴山那复见延陀。
周廷王会须椽笔,惭愧陈人奈老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将秋日行军时的复杂心情,充满豪情与无奈的交织。

前两句用"新愁像河水上涨""骑马爬陡坡"这样生动的比喻,展现行军途中的艰辛与内心烦闷。"明知风伯挡路"一句把秋风拟人化,暗示明知前路艰难却仍要前行;"等待织女渡河"则借用牛郎织女典故,既点明秋夜行军的场景,又暗含对团圆的渴望。

五六句转向塞外风光,"沙碛"(沙漠)上传唱着豪迈的《敕勒歌》,但曾经强大的延陀部族已不见踪影,在壮阔中透出沧桑感。最后两句自嘲:朝廷需要文采飞扬的记录者,而自己这个老兵只会打仗,如今又年老体衰,更显无力。

全诗巧妙融合:
1. 用"涨水""爬坡"等生活化比喻写行军之苦
2. 借神话故事"风伯""织女"增添诗意
3. 通过沙漠、古歌等意象展现边塞雄浑
4. 结尾的自嘲让英雄形象更真实动人

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明知艰难却依然前行"的老兵精神,以及在壮阔景象中突然涌起的无力感,让读者看到铁血军人也有细腻柔软的一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