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青城山颢禅师

怀师不可攀,师往杳冥间。林下谁闻法,尘中只见山。
终年人不到,尽日鸟空还。曾听无生说,应怜独未还。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一位禅师的深深怀念和敬仰。诗人通过描绘禅师的离世和禅境的幽静,传达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师智慧的追思。

首句“怀师不可攀,师往杳冥间”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禅师的怀念之情。禅师已经离世,无法再见到他,这种无法触及的思念让人感到无奈和悲伤。

接下来的“林下谁闻法,尘中只见山”描绘了禅师离开后的寂静景象。禅师曾经在林中传授佛法,如今却再也听不到他的教诲,只能在尘世中看到寂静的山林。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禅师的离去带来的空虚感。

“终年人不到,尽日鸟空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寂的氛围。禅师生前所在的地方,如今常年无人到访,只有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却无人欣赏。这种景象让人感受到禅修生活的宁静与孤独。

最后两句“曾听无生说,应怜独未还”则表达了诗人对禅师智慧的追思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诗人曾经听禅师讲解“无生”的道理,如今禅师已经不在,而自己却依然在尘世中徘徊,未能达到禅修的境界。这种对比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遗憾和对禅修生活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禅师离世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师的怀念和对禅修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孤寂和宁静,让人感受到禅修生活的深邃和禅师的智慧。

崔涂

崔涂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善音律,尤善长笛,《唐才子传》说是江南人,一九七八年版人民文学出版社《唐诗选》以其[旧业临秋水,何人在钓矶]及[试向富春江畔过,故园犹合有池台]句,推为今浙江桐庐、建德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壮客巴蜀,老游龙山,故也多写旅愁之作。其《春夕旅怀》[胡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颇为传诵。《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