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二首
寒气先侵玉女扉,清光旋透省郎闱。
梅花大庾岭头发,柳絮章台街里飞。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译文及注释
寒气先侵玉女扉(fēi),清光旋透省郎闱(wéi)。
寒:全唐诗校:“一作爽。”玉女扉:借指闺室的窗户。
梅花大庾(yǔ)岭头发,柳絮(xù)章台街里飞。
章台:章台:古台名即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 章华台位于潜江龙湾,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00年,楚章华台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另有战国时秦国王宫地名和西汉长安城街名。 在诗词中用章台和灞岸来代指柳。此状雪花如柳絮飞舞。
欲舞定随曹植马,有情应湿谢庄衣。
曹植马:曹植有《白马篇》,曹植马即白马。
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
旋:漫。
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
侵夜可能争桂魄,忍寒应欲试梅妆。
桂魄:指月。梅妆:即梅花妆。
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
陆郎: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陈孔骄赭白,陆郎乘斑骓。”此以陆郎自喻。
注释
原注:“时欲之东。”之东:指东赴徐州武宁军节度使幕,时在大中三年冬。二首借咏雪而抒别妻之情。王延寿《鲁灵光殿赋》:“玉女窥窗而下视。”玉女扉,借指闺室的窗户。寒:全唐诗校:“一作爽。”
《白帖》:诸曹郎署曰粉署。
《白帖》:“大庾岭上梅,南枝落,北枝开。”此状雪下如梅花竞发。
章台:章台:古台名即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 章华台位于潜江龙湾,已出土大量文物,在楚文化考古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2000年,楚章华台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另有战国时秦国王宫地名和西汉长安城街名。 在诗词中用章台和灞岸来代指柳。此状雪花如柳絮飞舞。
曹植有《白马篇》,曹植马即白马。
《宋书·符瑞志》:“大明五年正月戊午元日,花雪降殿庭。时右卫将军谢庄下殿,雪集衣,上以为瑞,于是公卿并作花雪诗。
旋:漫。
桂魄:指月。
梅妆:即梅花妆。
乐府《神弦歌·明下童曲》:“陈孔骄赭白,陆郎乘斑骓。”此以陆郎自喻。
现代解析
《对雪二首》是李商隐描写雪景的组诗,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雪的灵动与诗意。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首像是雪的旅行日记:
1. 前四句写雪的行踪——先飘到仙女家的窗户,又钻进官员的书房;一会儿像大庾岭的梅花盛开,一会儿像章台街的柳絮飞舞。诗人用"玉女""省郎"这些典故,给雪花蒙上仙气和文人气息。
2. 中间四句更妙:说雪花想跟着曹植的马跳舞(曹植写过《白马篇》),又故意沾湿谢庄的衣裳(谢庄曾因咏雪文采被赞赏)。最后说龙山虽远,但雪花会等到二月送游子回家,把雪写得像懂人情的老友。
第二首则像雪的才艺表演:
1. 开头用对比手法:雪花轻得比柳絮还飘,白得比霜还浓。接着用"江令""卢家"两个典故,说雪既能让文人炫耀才华,又能让豪门嫉妒它的晶莹。
2. 后四句赋予雪人性:它夜晚要和月光比亮(桂魄指月亮),天冷时要学女子画梅花妆。结尾突然转到现实场景:大雪封路时,一匹斑马送别情郎的画面,让整首诗在唯美中透出深情。
这两首诗最厉害的是:
- 把常见的雪写出七十二变:时而像花絮,时而像舞者,时而又像调皮的孩子
- 用历史人物和雪互动,让雪有了文化厚度
- 最后都落点到人情,第一首盼归,第二首送别,让自然景象有了温度
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雪的微电影,既有绝美镜头,又有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