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猎手射虎的惊险场面,展现了人与猛兽搏斗的震撼画面,同时透露出对英雄气概的向往。
前两句先铺垫背景:村里老人正叹息着"三害"(可能指猛虎、苛政等民间疾苦),突然猎人们发现老虎踪迹。"一斑"借指老虎皮毛的斑纹,制造紧张氛围。
中间四句用动态描写展现搏斗场景:虎啸生风如雷怒吼,猎人拉满的弓弦映着冷月寒光。"柳营"指军营,说这猎人有千军之敌的勇武;"鱼服"典故指贵人遇险,暗示老虎虽凶猛,仍被一箭射退。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猎人的神勇。
最后两句抒情:诗人表示自己虽年老,仍向往这种英姿勃发的生活。"短衣匹马"是猎人装束,"梦南山"既指终南山这类隐居地,也暗含"寿比南山"的吉祥寓意,表达对自由豪迈生活的向往。
全诗像动作电影般充满画面感,虎的凶猛与人的勇武形成强烈对抗,最终传递出"人定胜天"的豪情。老人射虎的英姿,成为诗人心中英雄形象的投射。
冯延登
冯延登(1175年—1233年),字子骏,号横溪翁,吉州(今山西吉县)人。金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中进士。贞祐二年(1213年),担任河中府判官、兼任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兴定五年(1221年),进入国史院担任编修官,任太常博士。元光二年(1223年),管理登闻鼓院,兼任翰林修撰。在正大八年(1232年),与元议和时被监押,天兴元年(1232年)被释放,任祭酒,后又任吏、礼二部侍郎。天兴二年(1233年),汴梁被元军围困,冯延登出逃时被元军抓获,投井自杀,卒年五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