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函谷

雄胜称天险,乘春事远游。千山辟函谷,一线入秦州。

烟雨愁鞍马,风沙满驿楼。计程无几日,萱草可忘忧。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天途经函谷关的所见所感,展现了雄关险道的壮美与旅途的艰辛。

开头两句直接点出函谷关的雄伟险要,诗人趁着春光踏上远行。"雄胜称天险"用夸张手法突出关隘的险峻,而"乘春"二字又为这趟艰险旅程增添了一丝明媚。

中间四句是旅途实景的生动写照:千山万壑中劈开一条函谷古道,细如丝线般蜿蜒通向秦州。这里用"一线"形容山路狭窄险要,画面感极强。随后镜头转向旅途艰辛——烟雨朦胧中马匹难行,驿站的楼台积满风沙。这两句通过"愁"和"满"字,把自然环境的恶劣与行人的疲惫都写活了。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算算路程已不远,看到萱草(古人认为可以忘忧的植物)便能消解愁绪了。这里用萱草作结很巧妙,既符合春天时令,又暗含"既见君子,云胡不喜"的典故,让艰辛的旅途突然有了温暖的期待。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先给雄关来个全景,再拉近到山道特写,接着是风雨中行进的跟拍,最后以路边摇曳的萱草收尾。诗人把地理的险峻、行路的艰难、归程的期盼都浓缩在这40个字里,读来既有壮阔的画面感,又能体会到旅人细腻的心绪变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