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秦驻

秦驻峰头问祖龙,神仙缥缈若为从。
穿厓酷似桃源宅,到海谁为空谷踪。
暑过渐无蝉噪柳,秋成欲献鸟衔穜。
棋翁散后留崖屋,似觉梯仙有附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秦驻峰顶怀古寻仙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的交织,展现了对永恒与现实的思考。

首联"秦驻峰头问祖龙"开篇点题,诗人站在秦始皇曾登临的山峰(相传秦始皇曾在此求仙),对着虚空发问:那些缥缈的神仙传说到底是否真实?"若为从"三字透露出对长生不老的怀疑。

颔联用两个比喻展开想象:山崖间的洞穴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般神秘,而通向大海的路却找不到仙人踪迹。这里形成鲜明对比——理想中的仙境与现实中的空荡,暗示求仙不过是虚幻。

颈联笔锋转向眼前实景:暑气消退后柳树上蝉鸣渐歇,秋收时节鸟儿衔着稻穗飞翔。这两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悄悄将注意力从仙境拉回人间,暗示自然时序才是永恒规律。

尾联最耐人寻味:下棋的老翁散去后,山崖上的石屋依然存在,仿佛连"梯仙"(登仙之路)也需要凡人作为陪衬。这里的"附庸"二字很妙,暗指所谓仙迹其实依赖人间烟火才显意义。

全诗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在寻仙与观景之间反复切换,最终落脚于对现实生活的肯定。诗人用通俗的意象(蝉鸣、鸟衔穗、棋翁)解构了秦始皇求仙的执念,告诉我们:与其追逐虚无缥缈的长生,不如珍惜眼前真实的四季轮回与人情趣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