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刘夫人箭

森索妖星动赤埃,蒙坑不守雁门开。
长驱无阻吹唇疾,宁武关头一箭来。
惜哉一箭但中目,噀血天狼能齧镞。
连飞一箭殪其雌,狐狸不得上门屋。
大小眼贼相持哭,小眼含泪大眼瞋,眼开眼阖光瞵瞵。
如此善射信有神,周将军妻刘夫人。
夫人善射贼胆落,丁零无声夜张幕。
可惜援兵阻太原,婴城力尽张空彍。
荷叶坪荒走封豕,抽刀不断牛涔水。
恨眦欲裂银腭穿,母子父妻火中死。
贼心虽喜犹仿偟,前途虑有张睢阳。
系帛书来贼乃北,迎降苦恨云中姜。
当时寇盗犹癣鳞,草间偷窃同黄巾。
中朝女子解破贼,萧山沈与忠州秦。
绣旂沁水如云屯,即此足可清烟尘。
何况更有卢宜兴,雁门尚书同被徵。
祇缘误用李曲沃,南征复任杨武陵,庙谟颠倒诚难凭,金床看看妖兔登,令人怀古悲填膺。
至今韊服藏州库,神光丙夜连句注。
碧血模糊赤雁翎,弯弧想见飞虻怒。
此地犹来重名节,宵筵铜斗飞冤雪。
殉夫昔有代妃贤,殉国今见夫人烈。
殉夫之笄名不磨,射贼之箭终不灭。
吁嗟乎,箭头不过三寸铁。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述了一位叫刘夫人的女英雄在宁武关抗击入侵者的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情感展现了她的英勇和悲壮。

故事脉络: 1. 危机降临: 开篇描绘敌军长驱直入的凶险局面("妖星动赤埃""长驱无阻"),渲染出紧张压抑的战争氛围。 2. 神箭退敌: 刘夫人连发两箭震慑敌军——第一箭射中敌首眼睛,第二箭射死其伴侣("一箭但中目""连飞一箭殪其雌"),用"天狼齧镞""狐狸不得上门屋"等比喻展现她箭术的神奇威力。 3. 孤立无援: 虽然刘夫人英勇,但援兵被阻("可惜援兵阻太原"),最终寡不敌众,全家壮烈牺牲("母子父妻火中死")。 4. 历史反思: 后半部分通过对比其他抗敌女子(萧山沈氏、忠州秦氏),批评朝廷用人不当导致败局,表达对英雄的惋惜和对时局的愤懑。 5. 精神永存: 结尾强调刘夫人的箭(象征抗争精神)和当地重名节的传统永不磨灭,升华了主题。

艺术特色: - 电影式镜头: "大小眼贼相持哭"等描写如同特写镜头,让敌人狼狈形象跃然纸上。 - 反差手法: 用"荷叶坪荒""牛涔水"等柔美景物反衬战争的残酷,强化悲剧感。 - 象征意义: "三寸铁"的箭头成为以弱抗强的精神象征,与"金床妖兔"(指代得势小人)形成尖锐对比。

核心精神: 通过一位普通女性在绝境中爆发的惊人勇气,歌颂了中华民族面对外侮时宁死不屈的血性。诗中既有"弯弧想见飞虻怒"的激昂,也有"恨眦欲裂"的悲怆,更暗含对统治者昏聩的批判,是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悲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