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赵宗建联
织女渡河先两夕,维神降岳应良辰,其生有自来,羡哲人道迈犹龙,却聘不仕,高卧东山,知雄守雌,与世无争真上德;
手植梅树三万株,胸罗图史五千卷,虽死无所憾,痛执政患贻养虎,积薪自焚,震惊北阙,扬汤止沸,几生修到谢尘缘。
手植梅树三万株,胸罗图史五千卷,虽死无所憾,痛执政患贻养虎,积薪自焚,震惊北阙,扬汤止沸,几生修到谢尘缘。
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生动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赞美了逝者赵宗建高洁的一生,同时暗含对时局的批判。
上联用神话典故开篇:将逝者比作七夕前两日渡河的织女(暗指其提前离世),又比作降临山岳的神明(赞美其品德)。随后通过四个排比,展现其人生境界——像老子一样超脱世俗、像谢安一样隐居不仕、像智者一样不争不抢,活出了"上德"(最高尚的品德)。
下联先以数字突显其雅趣:亲手种梅显风骨,藏书五千卷显学识。接着笔锋一转,用"养虎为患""扬汤止沸"等成语,尖锐批评当时执政者举措失当(像养虎终被反噬,像用沸水止沸般徒劳),而逝者能在这乱世中保持清醒,最终像看破红尘般洒脱离世。
全联最妙处在于:表面哀悼个人,实则借逝者品德讽刺时政。通过"种梅读书"与"养虎积薪"的强烈对比,形成超脱者与庸碌者的鲜明反差,让读者在感受逝者人格魅力的同时,更体会到作者对时代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