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炉

俗客敲门以病辞,拥炉时复撚吟髭。
雀栖梅日印孤影,蛛去檐风吹断丝。
旧友渐稀增感慨,良辰易过莫寻思。
六年世态看差熟,惟有青山无变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闲居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生活画面和深沉的人生感慨,展现了诗人淡泊宁静的心境。

诗的开头写诗人以生病为由婉拒俗客来访,独自围着火炉,一边烤火一边捻着胡须思考诗句。这个画面既真实又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一位远离喧嚣的老者形象。

中间两联通过"雀栖梅影"和"蛛丝被风吹断"两个精巧的意象,营造出冬日特有的静谧氛围。雀鸟在梅花上的影子、屋檐下被风吹断的蛛丝,这些细微的观察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受力,也暗示着时光流逝的无奈。

后四句转入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感叹老朋友越来越少,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经过六年的世态炎凉,看透了人情冷暖,只有青山始终保持着不变的姿态。这里用青山的永恒不变,反衬出人世间的变幻无常。

整首诗语言朴实自然,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出发,最终升华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冬日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友情淡薄的感伤。最打动人的是那份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的淡泊心境,以及在大自然中寻找永恒慰藉的智慧。

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