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洲

可惜洲亭已渐荒,了无鸥鹭白双双。
摩挲石上琳琅句,犹得斯文镇大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曾经繁华如今荒芜的白鹭洲,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文化衰落的惋惜和对文明力量的坚信。

前两句写眼前衰败景象:曾经热闹的洲上亭台渐渐荒芜,再也看不到成双成对的白鹭。用"可惜"开头直接点出遗憾,"了无"强调彻底消失的寂寥,白鹭作为诗眼既写实景又暗喻高洁之士。

后两句笔锋一转:虽然环境破败,但用手抚摸石壁上那些精美的诗句时,依然能感受到文化的力量镇守着这片江河。"摩挲"这个动作充满珍视之情,"琳琅"形容诗句如美玉般珍贵,最后"镇大江"三字尤为有力,把无形的文化比作守护山河的精神支柱。

全诗妙在把"物理空间的荒芜"和"文化力量的永恒"形成强烈对比,用残存的诗句证明文明不会真正消亡。就像我们今天看到古迹上的题刻,虽然建筑破败,但先人的精神依然在滋养着这片土地。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