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江边、生活自在的老者形象,充满对闲适生活的赞美和对长寿的祝福。
开头两句"江上坦斋老,行藏何自由"直接点明主角:住在江边简陋房屋里的老人,他的生活起居完全随心所欲。"坦斋"指简陋的居所,但老人却过得逍遥自在。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老人的生活状态:他住在像安乐窝一样的小洲上,拥有万石粮食的富足生活;种植着上千棵橘树作为生计来源。"耳顺"指六十岁,说明老人刚到这个懂得倾听的年纪,保持着纯真本性,与自然万物和谐相处。
最后两句"况逢嘉靖日,蓬海看添筹"是祝福语:更何况生活在太平盛世(嘉靖是明朝年号),祝愿老人像蓬莱仙岛的神仙一样,不断增添寿数。"添筹"是祝寿用语,指增加寿命。
全诗用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有吃有住、与自然为伴、无拘无束。最后将这种生活与太平盛世、神仙境界联系起来,使普通的隐居生活也显得格外珍贵。诗中"橘千头"用典(三国时李衡种橘养家),暗示老人虽隐居却懂得经营生计,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的隐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