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十志十首 其二 倒景台
天门豁兮仙台耸,杰屹崒兮零(一作云)澒涌。
穷三休兮旷一观(一作睹),忽若登昆崙兮中期汗漫仙。
耸天关(一作开)兮倒景台,鲨(一作凌)颢气兮轶嚣埃。
皎皎之子兮自独立,云可朋兮霞可吸,曾何荣辱之所及。
穷三休兮旷一观(一作睹),忽若登昆崙兮中期汗漫仙。
耸天关(一作开)兮倒景台,鲨(一作凌)颢气兮轶嚣埃。
皎皎之子兮自独立,云可朋兮霞可吸,曾何荣辱之所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入云的仙台,展现了超凡脱俗的仙境景象。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形容仙台之高,仿佛站在天门之上,可以俯瞰整个世界。三休(多次休息)才能登顶,登上去后豁然开朗,感觉就像登上了昆仑山,遇到了神仙。仙台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连,超越了尘世的喧嚣和污浊。
诗中的“皎皎之子”可能指纯洁无瑕的仙人或修行者,他们独立于云端,与云霞为伴,超脱世俗的荣辱得失。整首诗充满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赞美,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用生动的意象和夸张的语言,营造出一个奇幻缥缈的仙境,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心灵净化的美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