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华清宫五首① 其三

昔在轩辕朝,五城十二楼。
今我神泉宫,独在骊山陬。
群方趋顺动,百辟随天游。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古今变迁的感慨。前两句通过"昔"和"今"的对比:上古黄帝时期有五城十二楼的繁华盛景,而如今只剩下骊山脚下孤独的神泉宫。这种今昔对比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沧桑感。

后两句描写当下场景:各方人士顺应时势而来,百官跟随天子出游。这里既展现了皇家气派,又暗含对当下热闹场景与历史遗迹孤独形成的微妙对比。

全诗短短几句就完成了从历史纵深到现实场景的切换,通过建筑的兴衰暗示王朝更迭,又在热闹的出游画面中藏着对历史无情的淡淡感伤。就像我们站在古迹前,既看到眼前的游人如织,又会想起这里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寞,产生跨越时空的共鸣。

储光羲

储光羲(约706—763)唐代官员,润州延陵人,祖籍兖州。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开元十四年(726年)举进士,授冯翊县尉,转汜水、安宣、下邽等地县尉。因仕途失意,遂隐居终南山。后复出任太祝,世称储太祝,官至监察御史。安史之乱中,叛军攻陷长安,被俘,迫受伪职。乱平,自归朝廷请罪,被系下狱,有《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诗,后贬谪岭南。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尊称为“江南储氏之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