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山

青山淡淡露晴晖,雨足崇朝云尽归。
无复浮埃迷化日,尚馀灵气润朝衣。
龙湫百浪看银瀑,鸟道千盘上翠微。
因感明禋思穆穆,碧峰恍若觐黄扉。

现代解析

这首《吴山》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的山景图,充满清新灵动的自然之美,同时暗含对朝廷的敬仰之情。

前四句写雨后放晴的吴山:青山在阳光下显得淡雅柔和,连绵的雨水终于停歇,云雾散尽。空气中不再有尘埃,阳光格外明亮,山间的灵气仿佛能浸润官员的朝服。这里用"崇朝"(整夜)和"化日"(光明)的对比,突出天气由雨转晴的变化,而"润朝衣"的想象,巧妙将自然与人文联系起来。

后四句转入登山所见:看那龙湫瀑布如百重银浪飞泻,沿着鸟道千回百转登上青翠山巅。最后两句笔锋一转,由壮丽山景联想到庄严的朝廷祭祀(明禋),觉得碧绿山峰仿佛也在朝拜皇宫(黄扉)。这里用"穆穆"形容祭祀的肃穆,用"觐"字将山人格化,把自然景观与对朝廷的尊崇融为一体。

全诗最妙处在于:表面是写登山观瀑的寻常事,却通过"朝衣""明禋""黄扉"等词,不着痕迹地表达出对太平盛世的赞美。诗人把雨后天晴的清新、瀑布的壮美、山路的险峻,都化作对朝廷的礼赞,这种将自然与政治相结合的写法,既展现了山水之美,又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家国情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