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子我见送诗

放舟弄清泚,始觉南风清。
白云认乡树,永念随父兄。
一梦三十载,将老犹远⑴行。
聊将郑卫耳,一听新蝉鸣。
空怀烟霞想,下及飞鸿征。
多公久要谊,献纻复班荆。
茅屋照野水,寒窗抱深明。
相期脱羁网,岂肯缚簪婴。
此生才一戏,万物何营营。
我行别良友,执袂中心怦。
公来贻新诗,折柳何多情。
他时簪还盍,莫忘岁寒盟⑵。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深情和不舍,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船上感受南风清凉、白云和故乡的树木,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他提到自己已经漂泊了三十年,如今依然在远行,透露出一种无奈和疲惫。

接着,诗人用“郑卫耳”和“新蝉鸣”来比喻自己如今的生活状态,似乎是在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这种漂泊的生活,就像听惯了郑卫的乐曲和蝉鸣一样。但他内心深处依然怀有对烟霞美景的向往,希望能够像飞鸿一样自由自在。

在与友人分别时,诗人感到非常不舍,甚至“执袂中心怦”,心中充满了激动和难过。友人送来新诗,诗人感到非常感动,折柳相赠,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诗人希望将来还能与友人重逢,并提醒对方不要忘记他们曾经的约定。他感慨人生的短暂和世事无常,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戏,万物都在忙碌地追逐着什么,而他只想摆脱束缚,追求自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亲情、友情的眷恋,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