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栈纪行
青莲昔歌蜀道难,读之已觉心神寒。
今来云栈试登陟,拊膺那不增长叹。
我行正值仲夏节,白日不见云盘盘。
猿猱一声叫何处,一车两马超云端。
陡然马逸不可止,过涧陟岭疾于矢。
殆哉岌岌车中人,呼吸之间判生死。
忽惊车如桶底脱,此身已在路边立。
出险移时魂尚惊,家人问询争来集。
人言此是煎茶坪,寒潭万丈山棱峥。
倘令一坠那得起,过客往往伤厥生。
吁嗟乎,蜀道之难有如此,畏途巉岩从此始。
今来云栈试登陟,拊膺那不增长叹。
我行正值仲夏节,白日不见云盘盘。
猿猱一声叫何处,一车两马超云端。
陡然马逸不可止,过涧陟岭疾于矢。
殆哉岌岌车中人,呼吸之间判生死。
忽惊车如桶底脱,此身已在路边立。
出险移时魂尚惊,家人问询争来集。
人言此是煎茶坪,寒潭万丈山棱峥。
倘令一坠那得起,过客往往伤厥生。
吁嗟乎,蜀道之难有如此,畏途巉岩从此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云栈纪行》用惊险的亲身经历,生动再现了古代蜀道(今四川一带山路)的艰险可怕。全诗分三个部分,像讲冒险故事一样层层递进:
第一部分:心理铺垫
开头用李白《蜀道难》做引子,说以前读诗就觉得吓人,如今亲自走"云栈"(高耸入云的山路),果然吓得直拍胸口叹气。夏天本该晴朗,这里却连云都看不见,突然传来猿猴叫声,更添阴森感。
第二部分:生死瞬间
最刺激的部分像动作电影:马车突然失控,箭一般冲过山涧悬崖,车里人呼吸间可能丧命。突然车身像桶底脱落般散架,诗人竟神奇地站在了路边——短短几句,让读者跟着体验了"鬼门关前走一遭"。
第三部分:后怕警示
脱险后才知道这地方叫"煎茶坪",有万丈深潭和刀削般的山崖。路人说这里经常出事,摔下去绝无生还可能。最后诗人感叹:蜀道果然如传说中可怕,真正的险路这才刚开始!
诗的魅力在于:
1. 身临其境的描写:用"马逸如箭""车如桶脱"等比喻,让读者仿佛看到马车坠崖的惊魂场面。
2. 反差制造紧张感:仲夏本该炎热,这里却阴森不见云;猿啼本是自然声,在此却像催命符。
3. 留白的艺术:不直接说多害怕,而用"魂尚惊""争来集"表现家人围上来时自己还在发抖。
现代启示:
古人面对天险的敬畏之心,与今天我们征服自然时形成有趣对比。诗中"呼吸判生死"的体验,也让人反思生命的脆弱与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