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清官离职时的复杂心情,通过几个生动画面展现了官员的操守与无奈。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形象:去年还在衙门为百姓饥荒发愁的杨大人,如今已是白发稀疏、官带松垮的模样。诗人感慨历史上真正的好官太少,而这位清官最终像闲云野鹤般归隐江湖。这里用"鬓雪凋疏"的衰老形象和"带减围"的细节,暗示他为百姓操劳过度。
中间两句用典故暗含深意:孩子们不相信伯夷叔齐这样的贤人会沦落(暗指杨大人这样的好官被埋没),而朝廷里的派系之争却常攻击像韩琦、范仲淹这样的忠臣(暗示杨大人遭受排挤)。这里用"儿童不信"的单纯反衬官场复杂,用历史名臣的遭遇暗指现实不公。
最后两句是临别赠言:我祝愿您保持晚节(坚守原则到老),但说实话,像您这样受过恩惠的人,哪敢指望上司挽留呢?"留衣"典故暗指上级对下属的器重,诗人用反语道出清官难做的现实,既有对杨大人的敬佩,也透露出对官场生态的失望。
全诗通过白发清官、儿童质疑、派系斗争等具体场景,展现了一个廉洁官员在浑浊官场中的坚持与孤独,语言朴实但情感深沉,能让普通人感受到正直者的不易与可贵。
释善珍
释善珍(一一九四~一二七七《续补高僧传》作生绍兴甲寅,卒嘉定丁丑,误提前了一个甲子),字藏叟,泉州南安(今福建南安东)人,俗姓吕。年十三落发,十六游方,至杭,受具足戒。谒妙峰善公于灵隐,入室悟旨。历住里之光孝、承天,安吉之思溪圆觉、福之雪峰等寺。后诏移四明之育王、临安之径山。端宗景炎二年五月示寂,年八十四。有《藏叟摘稿》二卷。事见《补续高僧传》卷一一、《续灯正统》卷一一。释善珍诗,以日本宽文十二年藤田六兵卫刊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编为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