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潭

匝岸青芜掩古苔,面山亭树枕潭开。有时弦管收筵促,
无数凫鹥逆浪来。路入龙祠群木老,风惊渔艇一声回。
人传郭恽多游此,谁见当初泛玉杯。

现代解析

《南潭》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湖畔风光,同时暗含对往昔雅士的追忆。下面用大白话解析它的魅力:

1. 画面感极强的自然美景
前两句像镜头推进:岸边青草覆盖着古老苔藓(青芜掩古苔),亭台树木倒映潭水(枕潭开),远处是连绵青山(面山)。短短两句就勾勒出层次丰富的湖景,有细节有全景。

2. 动静结合的趣味
三四句突然热闹起来:酒宴上的音乐声(弦管收筵)惊动了野鸭(凫鹥),它们扑棱着翅膀逆浪游来。这种"人类活动惊扰自然"的描写特别生动,让人仿佛听到喧闹声和鸭子的扑水声。

3. 神秘的古迹联想
后四句转入深沉:小路通向古老的龙祠(龙祠),风吹渔船传来突兀的声响(一声回)。这里用老树、破祠、孤舟营造出沧桑感,自然引出结尾的怀古——人们都说郭恽(古代名士)曾在此泛舟饮酒(泛玉杯),但谁真的见过呢?这种疑问暗含"盛景难再"的惆怅。

全诗精髓
就像用文字拍了一段vlog,先带你看静谧的湖光山色,突然插入宴饮的欢闹和野鸭的憨态,最后镜头转向荒凉古迹,留下对历史传说的淡淡感慨。明明写的是眼前景,却让人联想到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余味悠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