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①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
不见长杨馆,人家只翠微。
溪流环监署,林影入宫闱。
花鸭夜方静,竹䶉秋更肥。
青仙无处问,老泪日沾衣⑴。
溪流环监署,林影入宫闱。
花鸭夜方静,竹䶉秋更肥。
青仙无处问,老泪日沾衣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遗迹,抒发了内心的惆怅与哀伤。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长杨馆”不见了,只留下“翠微”的人家,暗示曾经繁华的场所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宁静的田园风光。接着,诗人写溪流环绕着曾经的监署,林影映入了宫闱,描绘出一幅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面,但也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
诗中还提到了“花鸭夜方静,竹䶉秋更肥”,通过描写夜晚的宁静和秋天的丰饶,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然而,这种宁静和丰饶却无法抚慰诗人的内心,因为“青仙无处问”,曾经的美好已经无处寻觅,只剩下“老泪日沾衣”的无奈与悲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沧桑变迁的画卷,让读者在感受到自然与人文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尽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