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对纪事为李又玄管建初赋
万历纪元今八年,天子圣学勤精一。
万几稍暇御武英,时为阳月十三日。
公车门下宣画师,中官贵人跑接膝。
小臣李玄管稚圭,次第诸生就班列。
同时待诏庆遭逢,有旨上方使给札。
咫尺彤帷伏作图,天颜一笑首披阅。
綵毫气势似神助,山河草木蒙题拂。
已召主爵录以官,俸视中书舍人秩。
袅号白金更颁赐,殿前叩头拜恩出。
二生逡巡谢薄技,一朝声价遂无匹。
瀛州何羡阎立本,琅玕似胜萧协律。
先朝戴进沈粲俦,往往词臣为称述。
恭闻天子昔冲龄,平台召相咨密勿。
六经朝夕延讲官,帝鉴丹青感良弼。
二生供奉虽小臣,班伯谠言柳公笔。
虞箴舆诵古有之,愿图幽风写无逸。
万几稍暇御武英,时为阳月十三日。
公车门下宣画师,中官贵人跑接膝。
小臣李玄管稚圭,次第诸生就班列。
同时待诏庆遭逢,有旨上方使给札。
咫尺彤帷伏作图,天颜一笑首披阅。
綵毫气势似神助,山河草木蒙题拂。
已召主爵录以官,俸视中书舍人秩。
袅号白金更颁赐,殿前叩头拜恩出。
二生逡巡谢薄技,一朝声价遂无匹。
瀛州何羡阎立本,琅玕似胜萧协律。
先朝戴进沈粲俦,往往词臣为称述。
恭闻天子昔冲龄,平台召相咨密勿。
六经朝夕延讲官,帝鉴丹青感良弼。
二生供奉虽小臣,班伯谠言柳公笔。
虞箴舆诵古有之,愿图幽风写无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作品,用通俗的话来说,它讲的是一个叫李玄管的年轻画师被皇帝赏识的故事。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背景设定
诗开头说这是万历八年(1580年),皇帝勤于政务之余,在武英殿召见画师。当时是农历四月十三,天气晴好,宫廷里一派庄重又带着喜庆的氛围。
2. 核心事件
主角李玄管是个年轻画师,和其他人一起排队面圣。皇帝突然点名让他当场作画,李玄管画得特别好,笔墨像有神助,连山河草木都画活了。皇帝很高兴,当场给他封官(中书舍人),还赏了银子。
3. 艺术对比
诗中把李玄管和历史上著名画家阎立本、音乐家萧协律相比,说他的才华更胜一筹。还提到前朝画家戴进、沈粲,暗示这个年轻人将来也会被载入史册。
4. 深层含义
后半段提到皇帝小时候就重视艺术,把绘画看作治国辅政的一部分。表面是夸李玄管,实际是赞颂皇帝慧眼识才——连小画师都能被重用,说明这是个政治清明的时代。
5. 语言特色
虽然用了一些宫廷用语(如"彤帷"指红色帐幔,"綵毫"指画笔),但整体通过"跑接膝""天颜一笑"等生动描写,把严肃的宫廷场景写得很有画面感。最后两句用典故(虞舜时代的箴言)委婉提醒皇帝要保持这种善于纳谏的作风。
现代版总结:
这就像一篇"职场爽文"——年轻画家突然被大领导点名表演,超常发挥后当场升职加薪。但更深层是拍皇帝马屁:通过一个小人物的逆袭,展现领导的艺术修养和治国智慧。诗中把一次普通的宫廷绘画活动,升华成了"明君贤臣"的盛世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