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屯田

庙议既不与,屯田徒有名。
河北山东地,水利难与争。
当先布赏格,有司乃奉行。
隐覈召民种,亦须三年成。
吁嗟恐不及,不如先议兵。
兵既不如议,田亦何由耕。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朝廷推行屯田政策(让士兵或农民开垦荒地种粮)时遇到的困境,用大白话来分析就是:

1. 政策落地难
开头就说朝廷决议不靠谱,屯田政策光有口号没实效。就像领导开会定了计划,但下面的人根本不配合。

2. 现实条件差
提到河北山东这些地方水利设施落后,种地条件艰苦。好比现在说要开发西北沙漠,没水没电当然难搞。

3. 执行出问题
诗人吐槽:想搞屯田得先悬赏激励官员,但等清查荒地、动员百姓开垦,至少三年才能见效。就像公司定KPI不发奖金,员工肯定磨洋工。

4. 急功近利误事
最后急得直叹气:军备问题都没解决,哪有人力种田?这就像打仗时枪都不够,还非要士兵去搞生产,完全是本末倒置。

核心讽刺
通过屯田政策的失败,揭露古代官僚体系的通病——政策脱离实际、执行层层打折、领导只顾眼前。就像现在某些"拍脑袋决策",文件写得漂亮,结果百姓遭殃。全诗用大实话讲出了政策空转的社会痛点,今天读来依然有现实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