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斋偶感

十年烽火满江干,何处侨居得少安。
烟霭竹炉斜日暗,雪消村路朔风寒。
谋生转笑携家惯,历险才知避地难。
博得一壶山店酒,灯前高酌强为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年代里普通人的艰难生活,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情感真挚动人。

前两句直接点明背景:战火已持续十年,江岸处处烽烟,百姓连个安稳的落脚处都难找。就像我们现代人经历长期动荡后,会特别渴望一个安定的家。

中间四句用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困苦:竹炉冒着呛人的烟,连阳光都显得昏暗;雪化了村路泥泞,北风刺骨。诗人苦笑说带着全家逃难都成了习惯,真正经历过危险才知道找个安全地方有多难。这些细节就像老照片,让我们看到当时百姓真实的生存状态——不仅要忍受恶劣环境,还要时刻担心安危。

最后两句最打动人:好不容易换来一壶山村小店里的酒,在灯下强装欢颜独饮。这种"苦中作乐"的描写特别有感染力,就像现代人压力大时独自喝闷酒,表面在笑,心里却满是无奈。一个"强"字道尽了乱世中普通人的心酸。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般娓娓道来,但每个字都沉甸甸的。它告诉我们:在战争面前,普通人想要的不过是一处能安心生火做饭的屋檐,一壶能暂时忘记忧愁的酒。这种对和平生活的朴素渴望,穿越千年依然能引起共鸣。

0